首页>>速记速录案例>>公建速记案例>>正在阅读

深圳双年展回顾与评点

  来源: 黑匣子速记    作者:  黑匣子速记    类型: 原创    发表: 2006/3/10    浏览:   


戴松茁:为了把更多时间留在后面讨论,我尽量简短谈谈。城中村应该是在一种高密度的情况下进行功能的调整,而且必须兼顾到今后可行,就是可操作性。下面分了六条具体原则,城市的关键涉及到怎么做。我简单说一下六条:我们以大新村为例,大新村是城市高速发展中被隔离的一个孤岛。第二,其具有自治性。第三,在这里前提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接入新的城市基础设施。我对城市基本的理念就是他应该存在一个城市的生活,如果没有这种城市生活可能就不存在一个城市。第四点,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化场景,而且是一个有特色的城市记录。第五,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把建筑看成递级。所以我们的做法是更多的采用插入式的城市设计。我们就以分割、接入、改造、保留四种方式。
    下面这些幻灯片我会快速过一下。这个我们一层一层深入城市的形态(见图)。他这个方案是利用原来的机理来做,然后功能上再进行配置。他的观念是在路径连接上做的非常有意思。下面一个分析方法,这个方法完全是用密度的方法,他首先用20×20米进行一个大容积率方式研究,后来发现不够,他发现这个中心密度高的地方不在中心,而在步行尺度大概5-10分钟的地方。城中村这块地方,其他地方的人不敢进去。对城市来讲,很多人根本不敢进去。从这个来讲,我们就是要把它分割、划分开。这个分析方法是探讨道路,道路完全可以是基础设施的载体,我可以通过城市公共系统动手。下面一个方法是用各种层面的东西进行叠加。下面这个方法是把城中村割裂成几个岛屿,目标是一样的,有些是用道路进行划分,有些是用城市的功用设施先进去,把原来城中村割裂成小块,这些小块还可以保持生存。最后就形成了这个样子(见图)。这个方法也是分割,他认为深圳是一个条带城市,深圳又是从南向北,在城中村,他把南北向绿化延展,用这个把城中村进行风格。他的主题是组织和交织,最后打造的结果大概是这样(见图)。最后这个方案比较细化,他认为任何城市一个东西就是由核心伸展出来的,所以他一开始就跟城市置合。这是一个道路系统,这上面就有建筑和绿化。最后他推导各种组团模式,最后他还描绘了一下场景(见图),这也符合我们插入性的一个主题。
    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永和):因为今天空间的关系,这个投影看得很费劲。所以可能很多东西还要靠语言来进行更基本的沟通了。我现在觉得城中村这个问题用我们传统的建筑研究工具不太容易讨论,像戴老师,你从概念上说是不是跟今天上午欧宁说的在屋顶种点菜本质上是一样,但是你那个就必须要确定形式的问题。这就带来了一个困境。
 
庄宇:做双年展的研究,同时应该请一些媒体、政府官员理性讨论这些问题。这样会更清楚。否则目标似乎都不明确。
 
主持人(张永和):在建筑学校里平时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在这些里根本就没有了。所以建筑学等于面对这么复杂的城市问题,有他自己的一种无奈。
 
庄宇:我认为城中村是一个城市策划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讨论清楚,我们后面就都是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子里。
 
主持人(张永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工作该谁做并不是很清楚。当然建筑师都有参与,但是决策人还是在政府。现在城中村里的组织一方面是自然的,一方面符合基本的城市生活和日常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个逻辑。比如说沿街全是商业,上面是住宅等等。这个是不是应该还是按照城中村来设计一个使命关系。反正我跟市民中心是干上了,谁让他叫市民中心,为什么市民中心没有购物?为什么在这么大的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可以交换和交易,更没有交流。所以每个空间到底如何使用,无非是混合使用。这个问题到底由谁来讨论。一会儿讨论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也不要太关注这些形式上的问题。形式上的设置也是常常可以变的。
 
杜鹃:大家下午好!接下来我会讲三个学校,我们想尽量4点之前把城中村这个问题给结束了。我先讲一下北大的研究,我现在只能讲一些大概的概念,然后讲一下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我讲的快一些,有什么问题讲完之后可以来问我。
    先讲北大。我觉得北大最有意思的研究,他们不是从纯粹建筑开始的。他们看大新村之前,先看了皇岗、下沙、田面、渔农四个村,他们得出四个村空间形态和建武形态都是不太相同的村落。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是因为形态后面的力量不同,他们把这个取名建筑基因,这个建筑基因是由政治+经济+人力+土地的一个动力机制。四个村做了一个比较,空间、绿化、密度、高度都做了一些研究,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就是这些城市形态其实是被动的,并不是设计师设计或者规划师规划的。而他们各种形态是因为每个村落背后一个主要的发展动力不同,有的是以深圳市政府为主,有的是产业为主,有的是市民自己开发为主,有的是开发商为主。然后他们又对大新村做了一些设想,想什么样的空间、什么样的密度、什么样的高度、什么样的密度符合,他们是想保留着还是一个村落,既要发展成现在的城市,但又要是一个村落,所以对大新南村进行了一些比较跨越性研究或者提议,他既有商业化、又有乡村化,又有联体集合住宅。所参与的有政府家、股份公司。政治、经济、人力、土地这四种他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多一些钱的村落是怎样的,村民的土地权利再多一些的村落又是怎样的,算是做了一个小机器吧。如果谁特别感兴趣的话,所有的图都在隔壁城中村展区里可以看到,如果特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接下来我讲一下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几个学生和老师做了一个短期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很多挺有意思的建筑,他们从美国过来,对中国的经济或者城中村的经济并不是太了解,他们也意识到这种欠缺。但是他们做的一些提议是挺有意思的。我提三个,一个是以现有的大新南村街道为主,从街道向外伸延,把接到宽度定位一个典型宽度然后向外连接。每条比较窄的街道往往就成为一个插入点。第二,可食用村落。村落本来就是提供食物给城市。在现有的大新南村肌体再加一些私人公园,这些私人公园可以种花、种草。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深入的计算,多少人需要多少肥料、多少农田、多少土壤、多少房地产,有各种各样的科技,有传统种植方式,有农庄种植方式等等。这是他做的一个概想,在现有大新南村哪里可以插入一些新的空间。在其他国家里也试过这个主意,他叫知识发展社区。就是说在一个比较落后或者比较贫穷的地区,不管村落还是城市,用现有的资金,这里指15万人民币,投资一个高科技,他没有提是什么科技,他们说应该由深圳商业发展决定,但是把这个高科技的支持送到大新南村,每年以3000元人民币来维护。这个就可以交给当地居民使用,上课、教育、发展,通过这种高科技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土质。
    最后一个是一个比较难解释的问题,他是说从一个心理环境来发展。他分了两组人,有一组人十分想保留城中村的感觉。他是居民、他是绿色、他是低密度,他某一些生活质量是都市居住所没有的,楼下就可以买菜、开门就可以看到邻居。他提出这些都是一些心理概念。他在大新南村录了一些录像,是一些图像化的记忆。他的理论是说,人的心理是因为周围的环境所给的一个图像,这个图像就转为居住力或者生产力,他所做的研究全都是在大新南村所找到的心理环境是什么。是从这些心理环境来保留。比如在大新南村住了很多孩子,这些孩子没有户口,但是是很活泼的,比其他环境的要活泼很多,怎么来保留这种心理状态,通过这种状态再考虑什么是保留、什么是重建。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
    最后一个,我讲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是由我原来的老师带着研究生来深圳做的调研。他们做了8个提议,每个提议都特别不同、特别不一样,而且有很多是很冲突的。我们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吧,看有多少是同意,有多少是不同意。第一,他提名叫做都市编织,他觉得大新南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他现在提议把大新村南北朝向作为一个路径,东西开一个大尺度的步行街,通过两条大的编织线再编制小的。他对大新村进行了研究,得出两个主干线。不知道在场有多少人熟悉大新村这个地方?他其实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城中村,他里面很多密度、尺度都还比较独特。包括两个主干线都还是很窄的,几乎没有车辆通过。这个学生提议从两个主干线开始形成一些连接,保留的是这两个主要的道路和高层的居住,其他低层的居住先去掉,他编制的内容是想要编制一个高密度的发展和都市庭院。这是他做的一个设计(见图),他所说的编制一个是从机理上进行编制。你可以看到这里是新的建筑,但是新的建筑是插入了现有的建筑。这基本上是一个新机理和老机理的编制,但是里面还加入了一些开放的空间等等。
    第二个方案提名叫做战略性发展,他想保留的是村落现有的逻辑。他想从一个高到低的结构进行研究。他保留的是大新村中间高密度的流线,提议发展周边。这个设计是想把深圳市中心改迁到大新南村,他说深圳的十年内市中心已经从东向西移动了两次,所以他的逻辑是还会继续向西移动,他提议移动到大新南村,他的提议就是把现有的逻辑保留,但是房子不保留。他提出把所有现有的居住面积和使用面积都改造到大新南村周边,形成一个高密度的边缘,新框架。在4层高建筑一些高层的楼,然后把空出来的中间作为市中心,有旅馆、有高档酒店、博物馆、会展中心。所以他们的提议是周围都是四层高的面积,中间是一个联合性的市中心。这个设计是由内向外,把现有大新村中间机理保留,新的机理是按照中间逻辑向外延伸甚至伸到大新南村外面。刚才戴老师提到一个城市缝补概念,他觉得不光大新南村,他觉得深圳各个村子缺点就是缺乏与边界的连接,他提议如果有四个大型的创可贴把大新南村四个方面与周围连接起来,工作、交通、商业、教育。这四个创可贴的功能都是借助于大新南村周围的功能。现在城中村都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他提议把周围城市的功能、城市的特点融入到大新南村里。
    接下来是一些其他的,我就不谈了。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