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以德:这次是跟文化有关的题目。我来的时候心情还是比较忐忑的。讲文化是我们搞技术出身的短项。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对建筑文化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了。我们这个建筑圈进入了社会甚至寻常百姓家,其中很多话题都是跟建筑有关的。比如前一段大家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争论的国家大剧院、国家奥运场馆、鸟巣等等。可是除了文化表象之外和居住文化课题还没有这么热,课题也少了很多。在建筑界出现过和居住有关的文化课题比如说,风水学、传统民居的研究,还有一些居住对人的影响的讨论。我个人感觉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对建筑艺术课题也很关心,可是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这个文化课题,我想从居住形态的变化或者说从居住空间形态的变化来研究一下他对我们人的影响,换句话说我试着从这个角度探讨一下当代的居住文化问题。 为什么叫“初探”呢?我认为这个题目当前无论是在我们国内包括其他国家一些地区也都是在研究思考当中。很多问题还研究不及、思考不是很深入,作为我更是如此。尽管前一段我参加了国内一些相关课题的研究,还没有看到一些好的结果。所以这里拿出来给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人类的居住由我们中国历史作例子,从西安半坡开始,穴居或者半穴居的形态。逐渐由穴居进入到地面,就开始有房屋的雏形(见图)。像这种河姆渡由于地面潮湿,开始把房建起来了。再近一点,像以徽州为代表的群居形式。当然很美,可是大家注意到一点,这个时候人的居住发展形式我把它叫做二维的,沿着我们地面不断的伸展。像这种四合院(见图)。当然不同的居住形态是当时人们的文化甚至包括宗教传统有关系,有了四合院就有了四舍同堂。如果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以前包括之后还出现过一些在我们东部沿海有洋房,也就是二、三层,那天我看到 这是集合住宅,集合这两个字不是我们汉语原创,是来自日本文化。对这种住宅由平面开始向立体叠起来,这个词我们还没有发明。我们到现在还用这个词。可是这个集合还不够确切,像过去民居也是一群一组的,是平面集合,现在是立体的叠起来,用什么词更好,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这种住宅形式到后来有变化,我记得变化不是太大。这个照片是北京50年代,他的建设不光对人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影响,对我们整个城市形态,我们的形象也造成很大影响。 这是我们北京的三里河地区,不是很穷的地方,也还是政治中心地区。这种景象我最近到南方小城市考察,几乎都是一样的,多层住宅6-7层(见图)。这是中国唐山大地震后,进行多层住宅加固后变成的模样(见图)。虽然后来我们在多层住宅当中做了一些变化,像岭南花园是前不久在广州建成的,以多层住宅为主,环境、空间也做了一些围合处理,这些都是围合院落。他的绿化形态也做了一些改变。应该说比起过去政府出资的品质有所提高。可是总体来说人们的居住方式、出行方式没有多大本质变化。所以说我们历经了大约差不多半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了集合住宅居住方式,差不多2-3代人的过程了,我们对这种居住方式总结出问题没有?还是说只是过去了。我个人看法,这种多层集合居住方式已经过了高潮期了。据统计,现在高层住宅已经悄然兴起,像我们深圳地区、上海地区已经很少建这种多层住宅了。我们再过半个世纪,这种多层居住方式对我们的影响、生活、文化有什么影响?我个人感觉它已经要过去了。我们要记住这个教训,更要关注一下未来。 中国的高层住宅,超过7层以上的大概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对它的出现,我觉得它像一个新生事物,他的出现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座不知道都是哪一个界别的,在建筑界80年代、90年代,当时国家决策发生了2次很大的争论,争论的双方都是很高层次的专家,结果没有结果,双方争执不下。所以政府对这种东西也不置可否。所以我说这种高层居住方式就以一种野草式的发展,你没有去复制他,也不知道怎么规整他。现在到什么程度了?我大概统计了一下,这个统计是很概括的,这10、20年,我们存量高层住宅15亿平方米。天津市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高层住宅从16%已经升至40%多,几乎一半都是高层住宅了,就是这么快的速度。高层住宅的问题呢?有很多是开发部门的、设计部门的。都是居民很直觉的反映,大家看这个塔楼(见图),这是北京拍的,我们深圳塔楼都开始学香港,井字型的平面。这种塔楼开始没有反映,住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有反映不适应了。我曾经去参观过香港的塔楼,进去后走道是黑的,每家都装了防盗门,当有人家关门,感觉咣的一声,感觉就好像进了监狱一样,很恐怖的。西方有人曾经研究这种方式不好,有的时候甚至成为犯罪的地方。我只是说表象。当然也有其他的问题,声音的干扰、视线的干扰、通风不好、日照不好等等问题。这些我个人看,有的好像不像文化。我说这都是文化的问题。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那个时候我们土建投资很重要,电梯成为了一个重要使命。像这个楼(见图),这个连廊,就是为了省电梯,这么大的楼就两个电梯,如果火灾的话,大家要跑很远疏散。当然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事例。我跟很多外国建筑师开玩笑,这种建筑形态只有中国才有,外国没有这种的楼型,以为是大师在玩酷。为了少电梯,就造这么多联廊。这是北京市住宅区(见图),就是这样的居住方式。 这是我拍的一张(见图),我摄影技术很差,主要表现的是什么呢?建设部50年的变化,从这边看起,这是建设部的办公楼,这些楼就是50年代初期盖的,现在经过半个世纪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是广州(见图),我在一个宾馆楼顶拍的,像我们看外国片子里的机器人一样。这是上海(见图)。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谁能说我们这种居住方式的改变对我们生活没有影响?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居住文化现象。这种选择有人说是无奈的,是被迫的,不是自己的选择。我们今天不是从这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不管怎么选择,是不是自觉的选择?到现在为止,住宅高度已经升了10倍,从5层到50几层。我们是不是要冷静的思考一下对我们到底有没有什么影响?我曾经看过一些文献资料,西方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特别二战后也发展了少量的高层,但是很快就不做了。他们研究结果是对这种居住方式大部分是置疑的态度。比如说,他提出会不会因为高层居住使人们的交往减少了。交往少了,邻居少了对人会有什么影响?甚至小孩子不能经常跟小孩子交往、游戏,影响他的智商。我经常跟我们朋友讲,我们中华民族老这么住的话,再过几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就不勤劳勇敢、也不智慧了,会不会傻了。这是开玩笑。这个方面我们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做的工作没有结论。 |
「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