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郑州速记>>正在阅读

王鲁湘讲述书院发展历程


  来源: 郑州    作者:     类型: 原创    发表: 2016-05-16    浏览:   


 

    关于中国书院起源的历史背景,这个就要再往远说说中国的教育到底从何开始,我们都知道商周时期其实没有我们说的普遍的面临民众的所谓的教育,因为当时掌握文字的人极少数。即使贵为周王或者商王,你都不一定掌握学问。


    比如我们看到的甲骨文,甲骨文虽然记录了很多当时商王一些卜辞,但是在甲骨上刻字的人就是当时最有文化的人。这个人他一定不是商王。在那个时候人类三种权力掌握在三类人手里,王只不过是掌握政权,军事权、刑法权可能在王手中,也可能不在王手中。但是祭祀权也就基本上不会在王手上,而掌握文化是掌握在祭祀权的人手中。


    当时即使是上流社会的一个人也不见得是一个识文断子的知识分子。一直到孔夫子出现。古人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什么意思呢?就是苍天不生出孔子,万古如长夜并不是说太阳真不会出来一片黑暗,是指的是不会有教育、不会有今天所说的平民读书识字。


    孔夫子人生中间最伟大的角色是一个老师,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老师。而且从他开始确定了四个字的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就是说教育不再分阶级,只要你好学我就教你。当然了,象征性地要收一点束修释:“束修”者,肉干也。那时候,畜牧业不大发达,估计肉干还比较值钱。)作为学费,因为老师也要吃饭,而且一点都不收你的钱,你对学习不会太珍视。


    从那个时候开始起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真正的教育,而且是有教无类这样一种教育,也就是说人人只要好学,皆可以获得教育的权力,皆可以获得识字读书的权力。有了这个权力以后你就是要追随一个老师。因此孔夫子有很多弟子跟着他。而这种教学跟我们现在的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过去贵族需要的六种基本技能,孔夫子现在把它向平民开放。就是所谓孔夫子教“六艺”,过去只有贵族才可以学习的六种基本技能,孔夫子开始向平民开放,平民也可以学驾车、平民也可以学射箭、平民也可以学算术、平民也可以学写字。


    学到了这种技能有什么好处呢?学而优则仕。你这六种技能学的好,按今天话说就可以担当公务员,可以为国家服务。因此在孔夫子弟子中间有一些平民子弟后来进入了官府,开始担任了很不错的国家职务,这是破天荒的。因为过去这种不对平民子弟开放,只对贵族开放。由于有了向平民开放的教育,才有了向平民开放的官职。这个是极其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事情在欧洲要1000多年以后才可能发生。这就是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要贯彻、要执行的教育的意义。


    教育起什么作用?教育就起一个打破固化的社会阶层对于人才的限制,然后使得优秀的人才通过读书这一个途径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可以为公众、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栋梁之材。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但是到了后来,应该说到了汉代以后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注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其时代的特点。他推崇的儒术,已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问学派的—些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这个时候有了国家设立的太学来专门学习儒家经典。这个太学有点接近我们今天的北京大学,就是国家办的唯一一所最高学府。里头教的东西就是儒家经典。


    同时太学里面会把他们教的儒家经典刻成大的石碑,立于太学门口,供天下学子来拓、来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纸张、没有书籍,所以知识的传播很困难。但是既然是经,就不能有一个字有错。所以经最后要定为一本,就要有一个标本范式的东西存在。那么谁有权威定经的范式?当然是太学。所以太学还有一个很重要功能:刻石经,供天下学子从各个地方过来抄学经。所以今天我们中国的石刻艺术中间,中国文字书法史上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所谓石经。《熹平石经》现在只剩下几个残片了,太学也化为一片黄土,我专门到洛阳找过太学遗址,基本上是完全荡然无存,是一个很破落的中原的村落。但是还是有一些文字痕迹可以供您寻找到。


    孔夫子是中国最早的私人教学,也就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发轫和起源是私人教育,然后才有汉代的官办教育。然后中国教育就一直是官私双轨进行。


    那么书院这个名字什么时候起呢?应该是晚唐。最早的书院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馆,是收录书籍,把它放在一个地方保存。这就要说到伟大四大发明了。因为我们知道在汉代刚才说到《熹平石经》的时候还是属于竹简的时代。木牍竹简,因此这个人学富五车,就是今天我们顶多读了五本书,只不过刻在竹简上困起来后,就要用五个牛车来拉,弄成今天书籍的东西差不多就是五本。现在一个人只读五本书算有什么学问?老说人生得一知己足已,这是当时鲁迅写瞿秋白的。你仔细想想,一个人活一辈子,回过头看人生只有一个知己,这个人生是不是很失败?


    到了晚唐五代由于蔡伦发明纸张,由于雕版印刷,晚唐五代我们就已经有很好的纸籍印刷书。到了北送更不用说了,宋版书已经精美至极了。由于纸张发明、雕版印刷出现,使得知识留存、传播产生了人类文化史上一次飞跃。因此大量的书籍,尤其是民间拥有书籍就成为可能。开始有民间读书人开始搜罗纸张印刷的书籍,这就有了最早的书院。


    既然书搜到你这个地方来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了,至少方圆几百米内的读书人就都会知道。方圆几百里可能就你这一个书院有这个能力能收到几十本这种书,所以方圆几百里的的读书人就会到你这个地方读你的书、看你的书。几百米走过来,他晚上回不去,就要想办法在你这个地方住下来读书,这样慢慢地藏书之所就变成读书之所,一读书可能就不是一个人在读,好多人都是像你这样的目标奔到这个地方来读书,就会有交流。交流中间就会有人理解的深、有人理解的浅,就会产生自自然然师生这种关系。


    这样的话,一个藏书的、读书的这样的书院逐渐就演变成民间的教育机构。然后把书聚到一起的这个人肯定是比较有权力,也有财力的人,但是他并不见得是最有学位的人,因此他就会聘请一个当地最有学位的人主持他的书院,这就有了山长(注释:山长是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时,授业者称之为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就是主持书院的院长。因此这个大概到了北宋,北宋最早书院就有了泰山徂徕书院,所谓泰山三先生,这就要说到范仲淹了。


    范仲淹对书院在北宋的普及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所以以后书院就开始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作为官学制度的补充。后来的官员制度变成了县、府、省,一直到中央这么几级的教育制度,最高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进士,进士中间能参加殿试的前三甲所谓的状元也就这么来的。


    但是书院在整个传统社会中巨大的教育作用,甚至有人把书院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评价的要远远超过官学的制度,对学问的贡献甚至超越于科举制度。


    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书院体系中间,没有按照国家意识形态定为一律所谓的标准教材。今天我们大学还是有标准教材的,没有标准教材考试就没有办法统一衡量。但是书院不是这样,书院就是山长的学问、学术立场、学术思想、学术体系决定了这个书院影响力,决定了这个书院教学质量。


    在某种意义上,那些著名的书院其实也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学派所在地。那些著名的书院的主持人也是这个学派的著名的代表性思想家。陈寅恪曾经说过中国书院的制度一个基本精神是独立制人格、自由式思想。因为书院里基本上没有功利性教学目标。


    比如官式教育体系,你的教育功利性很强的,就像我们今天在体制学校里头一样,你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这个教育就是失败的。在传统社会里面的官式教学也是一样的,你的教育的目标最好就是让你能够考上进士甚至高中状元。如果考不上了,60、70岁还是一个老童生,就说明你这个教育不行。


    但是书院不以这个为目标,尽管有些书院也负责向官方推荐优秀生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这不是教学目标。所以在书院的教学就很活泼,和官式教学不一样,非常活泼,以自学为主,讨论为辅。这种所谓的老师,或者邀请学术名流作为一个补充,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教学形式,进出书院也很自由。


    所以书院里培养了一种自由讨论的风气,这种风气几乎成为中国书院式教学一个主流。所以中国思想史上有创建性的思想和流派一定是产生在书院,有创建家的思想家一定产生在书院。


    而且由于书院是刚才说的这种自由讨论式的教学相长的模式(注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也就出现了很多感人的教学相长师生的故事,包括学生如何矢志不渝地追随老师,如何书院最后卷入到党争和政争中去,然后整个书院的学生都跟着老师被打为私党,然后入狱,包括丢掉性命,还包括改朝换代的时候书院学生集体上战场,比如岳麓书院,袁军南下打长沙的时候,当时岳麓书院学生全部参加了长沙保卫战,最后十伤八九,十个学生中间大概八九个战死在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