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速记知识交流>>正在阅读

我眼中另一面的速记

  来源:     作者:  潜龙在渊1    类型: 转载    发表: 2006/3/18    浏览:   


      业务还是要接的,虽然派出去记录的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的学员。如果打砸了怎么办?风险是有的,但这时,侥幸心理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结果,得到的果真是客户的抱怨和不满。如果这是一个曾经用过速记的客户,他会封杀这家公司,如果这是一个第一次接触速记的客户,他就会封杀整个行业,因为第一次接触这个据说是速度奇快又在之前听速记公司说得如何好的速记就已经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不过如此而已。其时他不清楚,这是滥竽充数。
  业务继续接,学员继续练。客户本就不好找,找来一个又没有实力留为长期客户,因为质量实在过不去,但服务还得要做,质量过不去,就只能在价格上动脑筋了。
  “速记市场的竞争从来都是价格的竞争。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当同行业间的竞争完全是价格的竞争,那只能是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市场饱和了。速记虽然有百年历史,但真正走向市场、为人们所接受,不过短短的5年时间。就北京市场而言,充其量只开发了30%,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除了市场的不规范外,更多的是大家只看眼前,并没有想过把速记市场做大做强,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想过把速记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由于各公司间速记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正品”和“次品”没有管理部门的质量验证、正规的速记公司与“单打独斗”的个体争相挤入市场,相应的速记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一些小公司为了避开正面的竞争往往竞相压价、胡乱喊价,以劣充优、能骗就骗,价格高低,全凭嘴一张,瞎子逮婆娘——逮到一次是一次。以会议速记为例,1000元/天——1200元/天的正常报价,最后却是以400——500元/天成交。肆意压价的最终结果是:客户并没有因为你的价格而降低对速记的期望值,因此,当与其价格相对应的速记稿摆到客户面前的时候,客户失望的并不是你的速度和准确率,而是对整个速记行业信心的丧失。正规的速记公司提供的服务与其价格是对等的,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依靠压低价格占领市场的行为本身是不可取的,对客户来说,价格的降低丝毫不能降低他对速记质量的要求。”
  这里借用凤尾竹叶帖子一段。本人十分赞同,凤尾竹叶表述十分全面,不再赘言。

媒体,人云亦云
  不知从何时起媒体也开始关注起速记这一默默无闻的行业,媒体的作用是舆论引导,引导正确,效果就一定是好的,但在速记这一行业,引导的是否正确就有待商榷了。
  “易学”、“简单”、“高薪”、“见效快”、“致富新途径”等等这些把速记说得只要手不残疾就人人都能干的并能靠它致富的词到处可见。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这不能怪记者们,他们没有学过也没有做过速记,更没有深入这一行业中来,被采访者怎么说他们当然就怎么写。被采访者当然是有利益驱动的,写得越悬,越有利于他们招学员,以赚取培训费。其实在这时,记者和学员一样,是被蒙骗的对象,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像学员付出那么多。
  
  速记这一行业有很多的优点,为速记歌功颂德的已有不少人,以上所说只是本人看到的速记的另一面,是很多人能够看到却很少人能够说出的另一面。希望看到此文的正在学习速记的学员们不要灰心丧气,对速记失去信心,行业的本质是好的,只是被人为污染了一些,市场上也有不少优秀的公司,希望各位擦亮眼睛,能够选择到一家好的公司培训、就业,早日完成自己成为一个优秀速录师的心愿。我更加希望看到此文的速记公司能够对号入座,至于是否能够反省,就是本人力所不能及的了。不到之处,请各位批评。
  最后借用《手机》里“费老”一句经典,“做人要厚道”,与各位同行共勉!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