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速记速录案例>>体育速记案例>>正在阅读

全民下海去淘金李宁

  来源:     作者:     类型: 其他    发表: 2008/10/29    浏览:   


1989年 下海!下海!下海!
事件:全民下海去淘金
代表人物:李宁
 
  改革开放后,不少身在国有单位的人面对商业大潮,内心蠢蠢欲动,从单位出来去打拼所有的事就靠自己,就好像下海游泳一样。下海,以后就成为从行政事业单位走出来经商的代名词。当大多数人还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观望时,最先从国有单位辞职从事商业活动的“下海”者确实有一番“弄潮儿”之雄风。
 
体操王子入商海 如鱼得水
 
  在普通人心中,“体操王子”李宁仿佛是神话中的人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李宁共获3金2银1铜,而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共夺得了106块金牌,创造了体操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话;在成为商人后,他将李宁公司由一个只有几百万资产的小厂,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企业。在去年公布的“胡润百富榜”上,“体操王子”李宁以100亿资产名列第65位。
  从体操王子到成功商人,李宁成为奥运冠军经商最成功的典范,不论是邓亚萍,还是李小双都无法同他相比。“让我们从头再来”,李宁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运动员到商人,对李宁是从头再来。而在这样的信念下,如今的李宁已经超越过去,成为一个“神话”。
 
洛杉矶奥运会独得3金
 
    来自广西柳州的李宁,7岁开始练习体操。1981年,18岁的李宁开始崭露头角。在当年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李宁一举夺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三项冠军。
  一年之后的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李宁独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在世界体操运动的历史上,这是前无古人的神话,今天也没有人能达到李宁当年的高度,从此之后,“体操王子”的美誉一直伴随着他。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李宁共获3金2银1铜,接近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5,他也成为该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谈到那个时代的成功,李宁说道:“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次到奥运会,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派出这个代表团。同时呢,我们又是那个年代,像娄云啊还有中国女排,还有咱们许海峰,算是一个零的突破,所以那个时候更多的是感觉中国人的骄傲,大过我自己的骄傲。”
  在李宁18年的运动生涯中,他共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其中世界冠军14次。1999年,李宁被评选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5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纪体育之巅。那是李宁的全胜时代,那个时代的他是全国人民的偶像,鲜花、掌声都在他身边围绕。
 
88年退役并非完美
 
  很多人认为,如果李宁能够在1986年或者1987年退役,那他的运动员生涯将异常完美。但往往事与愿违,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26岁的李宁遭遇了体操生涯中最惨痛的失败。他在比赛中意外失利,从吊环上摔了下来。尽管当时他是像惯常一样带着笑容走下赛场的,但失掉金牌的李宁禁不住黯然神伤。
  曾经的中国体操的神话,在瞬间破灭,更要命的是在那一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成绩也陷入了一个低潮。当时一封封谴责信不断飞向李宁,他一下子从鲜花与掌声中狠狠地跌落到地面,社会舆论也由原来的赞扬变成责备。
  今天的李宁对于20年前的失败,已显得淡然:“1988年汉城的失败对我来说有更丰富的意义,没有那次失败,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李宁牌,也不会有其他更有收获的东西。因此这20年中,没有什么令我遗憾的东西。”在他的眼里,失败也是一种收获,让他学会了跌倒了再爬起来的道理。
  随后,李宁宣布退役。1988年12月16日,李宁在深圳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告别晚会,曾经有过无限辉煌的“体操王子”,在一种悲剧式的结局下,告别了长达18年的运动员生涯。
 
退役运动员的非典型选择:下海
 
  汉城奥运会后那段难捱的日子改变了李宁。他说原本计划退役后,“也许是做官,做主教练,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命运,但是因为那一刹那,我自己一生气拍屁股我就走了”。
  退役后的李宁面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这时李经纬给他亮起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我觉得你是不是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想得深一点,跳出运动员退役后不是出国就是当官的模式,重新设计一条道路,并让它也成为一种模式!”
  李经纬后来在回忆时这样说:“当时,李宁想到深圳创办一个体操学校。我说,光靠赞助不行,一定要有经济做后盾,这样才是稳定的、长远的发展思路,所以我建议他是否靠搞经济来发展体育。”
  对于好友的建议,李宁考虑了相当长的时间。在那个时代作为知名运动员的他,在退役之后下海经商,是一种不合常理的选择。不过当时经商的热潮正日渐盛行,年轻的李宁希望能得到历练。“自己正年轻,应该学习更多知识,有更丰富的人生经历”,这是他当时的想法。
  1989年4月21日,这是一个让李宁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日子。健力宝集团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 在几十位从各地赶来的记者面前,李经纬将一本写有“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聘书郑重地递到李宁手里。对于自己的未来,李宁充满了激情与希望。
 
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代表)中国队比赛的时候我就没有穿过国产品牌,基本上就是外国品牌把我们给包围了,所以那时候特别想做一个中国的品牌,就是因为这样做了李宁牌。”李宁说,其实想法很简单,也很单纯,“在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我没有这么切身的体会,但我现在下来了,能够为冠军服务,我体会到很强的荣耀感。”
  “我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商人,对交易,对利润并不是那么敏感,对成本也不是那么敏感。但是唯一一点,我有我自己要寻找的目标,我确立之后我会比较坚定地往那走。”李宁说。
  “勤奋努力,思维敏锐,朴实善良,有强烈的事业心。”这是当年的李经纬对李宁的评价。“李宁是运动员,不懂经济。到健力宝来,我把他扔在游泳池里,让他自己去学。李宁年轻、聪明、人品好,能学会游泳。我只是在岸上看,做救生员,不行的时候,再伸手拉一把。然后我再放开,再看。几次下来,李宁就会游得比我好,超过我。”这是李经纬对李宁独特的“教学手段”。
  加盟健力宝后仅仅几个月,李经纬就鼓励李宁将服装厂的计划变成现实。为了获得资金,李宁出外游说寻找投资。在“体操王子”的名人效应下,很快他们就与外商签署了三份合作意向书。新加坡的康基实业有限公司还到三水实地考察,双方签订了合同,成立了中新合资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主要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李宁出任总经理,当时连李宁自己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
  为了能让产品迅速地打入市场,有过18年的运动员生涯的李宁想到了当时即将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炬接力。这次李宁的公关能力及名人效应再次发挥作用,最终健力宝取得了活动的主办权。
  1990年8月,在青藏高原,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参加了圣火传递活动。这次成功的策划让“李宁”和“健力宝”两个品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的提供商,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着国外体育品牌服装的历史,这是“李宁”首次走向世界。
 
自立门户走向世界
 
  1994年初,李宁见到了“中国股改第一人”之称的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在他鼓励下李宁脱离了健力宝。1994年成立了李宁体育产业公司。第二年,李宁集团成立,李宁亲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1996年初,集团总部从广东迁到北京。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自此,李宁公司一步步迈向了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成立研发中心,赞助中国代表团,以及外国体育代表队,李宁公司的决定与行动显得越来越国际化。最近电视中正在播出一则由郭晶晶、柳比西奇、NBA球星奥尼尔等为主角的广告,在2007年的大师杯上,还成为了ATP的合作伙伴。李宁迈向国际的步伐,越走越快。
  在中国体育用品领域,“李宁”的知名度毋庸置疑。“整个世界正在经历全球化,”李宁表示,“如果我们想成为中国的第一,我们也必须成为国际品牌。”
 
只要肯学一切都有可能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李宁的成功,是由于他明星的身份,得益于中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还因为他遇到李经纬、刘纪鹏等专家的热情相助。但是从一个完全不懂经济的体育明星,到一个拥有资产几十亿的成功商人,在这个取得风光成绩的背后,李宁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只有李宁自己和他身边的人才知道。
  李宁没有大明星的架子,也没有大老板的派头,熟悉李宁的人都知道。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且一心放在公司的研究工作上。
  “李宁十分好学,十分谦虚。”这是曾经给过李宁帮助的刘纪鹏对他的评价。“当时我们常常在一起交流,他很尊敬地称我为老师,向我请教一些股权改革方面的事情。那时我就感到李宁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纪鹏说道。
  用功好学,成为了许多认识李宁的人对他的评价。1998年已经35岁的李宁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期末通宵熬夜地复习准备考试。2000年,他又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班并顺利毕业。“我以前练体操,是从一点都不会到世界冠军的。我相信,只要肯学,什么都有可能。”如今这样的信念也指导着李宁公司。2005年开始,“一切皆有可能”成为了“李宁”的广告词,只要肯向国外公司学习,走国际化的路线,“要做世界的李宁”这一目标一定可以实现。